第二次站上大满贯赛场,21岁的陈熠给自己定下目标——不留遗憾。提前与世界第一孙颖莎相遇时,她未曾想过“爆冷”,更未敢奢望胜利。但当最后一分落地,她以3比1力克莎姐,闯入8强,目标已经实现。这位国乒新星说:“接下来,就是放下包袱,全力以赴。”
不留遗憾
“没有想到过能赢莎姐。”赛后,陈熠坦言,“其实赛前我的目标就已经完成了,能和世界第一交手,本身就是最好的锻炼。”赛场上的她,没有被对手的光环吓退,反而彻底放低姿态:“技战术上没做太多特殊准备,毕竟她是世界第一。我就想着做好自己,专注每一分。”
比赛的进程,印证了这份专注的力量。首局,陈熠更快进入状态,凭借对关键分的精准把握取得领先;第四局,她主动叫暂停调整节奏,面对赛点时更是摒除杂念,“告诉自己少想结果,想好怎么打就怎么打”。正是这份沉着,让她最终顶住压力,战胜了自己从未战胜过的师姐。
孙颖莎
求学上海
2004年出生于杭州的陈熠,与乒乓球的缘分始于一场追梦。2013年,9岁的她慕名来到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学院(中乒院)训练——这里是2010年由上海市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的“乒乓摇篮”,少年班汇聚了全国天赋少年。时任中乒院院长的前世界冠军施之皓,一眼看中了这个灵巧的小姑娘。
天赋之外,是日复一日的打磨。2019年,陈熠迎来爆发期,在世少赛、世青赛中一人独揽5冠,一战成名;2020年,作为中乒院输送的首位国家队队员,她在东京奥运模拟赛中闯入女单16强,成功跻身国家一队。身高1.77米的她,凭借出众的护台面积,与同期成长的蒯曼组成双打搭档,在国际赛场屡获金牌,成为国青队的王牌组合。
黄石(湖北),2022年11月12日,2022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决赛中,陈幸同(辽宁)/钱天一(江苏)以4比3战胜蒯曼(江苏)/陈熠(上海),夺得冠军——新华社图
读书打球两手硬
进入国家队5年,尽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镜头不多,但每次采访,陈熠都落落大方,坦诚表达内心的想法。
16岁进入国家队,陈熠正青春。新民晚报记者采访她时,电话那头不断传来爽朗的笑声。她告诉记者,进入国家队,要打球读书两手抓。“从小妈妈就灌输我一个理念,乒乓球是一门技能,但总有一天要退役,她希望我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,将来踏上社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。”当年插班读书的陈熠,在同学眼里是个学霸,将一半时间花在乒乓球训练上的她,成绩依然名列前茅。宿舍里,厚厚的课本叠在桌上,她在训练之余自学高中课程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陈熠考入上海交通大学。
北京,2024年9月30日,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(WTT)中国大满贯女双首轮比赛中,中国组合陈熠/徐奕3比0战胜法国组合夏洛特·卢茨/卡米尔·卢茨,晋级十六强——新华社图
如今,随着巴黎奥运会落幕,国乒女队的“新生代接班”话题愈发受到关注。面对外购运动员如张本美和等小将的快速崛起,在蒯曼之后,陈熠正通过一场场比赛证明自己:2024年乒超联赛总决赛,作为上海女队主力助球队斩获季军;去年首次参加中国大满贯,搭档徐奕闯入女双四强;上月举行的WTT卢布雅尔那球星赛,陈熠先是战胜了张本美和,成为闯入女单四强的国乒独苗,随后以2比3负于长崎美柚,无缘决赛。对阵日乒的一胜一负,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。
尽管过去几年一站式配资服务机构,陈熠更多的是在WTT常规挑战赛中代表国乒出战,但她一直在默默积蓄力量,通过一场场胜利打磨心智。明天她将迎战日乒女队队长早田希娜。对于陈熠而言,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。正如她所言:“第二次参加大满贯,我很珍惜这次机会。”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